正文 第161章谁疼我?他?(2000)

小说:重生四七:无良军嫂硬上弓  作者:燕小六
    唐海秋在人们同情的目光中一如既往。
    她能理解这份同情,虽然不甚喜欢,但是她并不排斥。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未有媒妁之约,就跟一个男人睡了,睡完了,男人抬腿就走,留下她一个人照顾男人的一大家子,万一她再大了肚子,孩子爹很有可能战死沙场,也有可能移情别恋,怎办?
    前世的唐海秋根本不把这当回事。
    是她睡了那个男人,至于孩子嘛,没有正好,有了更好,有没有都跟他阎居豪没啥大关系!
    他的家人?根本不算事,一只羊赶着三只羊也是放,黑风山多少人家要靠她照拂呢,何愁多阎家那几个,何况阎家人还能真心实意帮她打理事务呢!
    丁黑子在唐海秋身边支支吾吾。
    “有话说!”唐海秋不耐烦地道。
    “姑娘,我,那个,那个……”
    “哪个哪个,婆婆妈妈的,说不出来不说!”
    “就是阎长官——”
    “他怎么了?”海秋有点不解地瞪了丁黑子一眼。
    “跟他走的,还有唐医生,姑娘你,你,你怎么让允许他们在一块儿?”
    “哈哈哈!”海秋一通笑完道:“你的心操的还挺细致——我为啥不让他们在一块儿,你也说了,人家是唐医生,医生啊,让她跟着我男人照顾着我男人的伤病,有啥不好?”
    “可是,可是,这个男人啊——”
    “这也算是对阎长官的考验,要是阎长官真那么禁不住勾引,我要他何用?要是阎长官禁得住考验,那才算个真男人,证明我唐海秋没看错人,让他们一块儿走,有啥不好?”海秋难得好耐性的解释。
    丁黑子摸了摸后脑,憨憨笑了笑:“还是姑娘心眼儿多,我就是怕姑娘吃亏,看来,是我瞎操心啦,嘿嘿!”
    “你瞎操啥心,有那功夫,也学学人家小李子,进城一趟就把铁匠铺的黄花闺女给拐回来了,你也长点心!”
    “姑娘就爱说笑,嘿嘿,爱说笑……”丁黑子红着脸跑开了。
    黑风山满山的塑料大篷盖起来了,从山顶上往下远远望去,犹如一条条蓝色河流,很是壮观。
    “秋子,这,这能行吗?”发出疑问的是阎希泰。
    “你的种子要是没问题就行!”唐海秋望着眼前的景观回应道:“诶?不对呀!”
    “咋?”阎希泰最怕别人在种地方面的否定。
    “你叫我啥?”海秋提出不解。
    “呃——”
    “老爷子,您还叫我‘那个谁’我听着顺耳,‘秋子’这俩字儿,可不配沾您金口!”
    “哼!”阎希泰吃味,狠狠吸了一口大烟袋,背着手转身下坡去了。
    阎希泰往山下走,迎上来的大姑娘阎小莲看他脸色不对,喊了一声“爹”被一烟袋锅子挡了回去。
    “咋,你惹我爹生气啦?”阎小莲问道。
    “嗯,闲来无事,气气这个小老头还挺有意思的!”唐海秋笑道。
    “你呀,我爹真是白疼你!”
    “啥?”海秋瞪大眼睛道:“谁疼我?他?”
    “咋,你不信?”阎小莲解释道:“这些天他为你暖篷的事可愁坏了,半夜三更不睡觉,就替你合计,如果成功了咋着,不成功又咋着——生怕你落了一山男女老少的埋怨!”
    “他不埋怨我就不错了!”海秋故意不领情。
    “你呀,你呀,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!”小莲道:“不跟你说这个了!你倒是说说看,你这个暖篷到底是咋个暖法?真的能行?”
    “你就拭目以待吧!”海秋道:“不是吹的,就我这暖篷,能让大家伙冬天吃上瓜果蔬菜,一年四季都有得吃!”
    “有那么玄?”小莲撇嘴:“咱们可把满山男女老少还有你自己的积蓄投进去了,可不要闹个血本无归,那可就麻烦了!”
    “老天眷顾我,不会的!”海秋信心十足,略一思忖,她又开始犹豫:“咱们的粮还够吃多久的?”
    “我正是为这事来找你的!”小莲也忧心忡忡道:“保守估计,十天。”
    “靠!”海秋咬了咬手指骨节,来回踱了几步,道:“这个时候,哪里能有粮?”
    “这个时候,谁手里还能有存粮?大洪过去快三个月了,谁不是坐吃山空?”
    海秋伸手示意小莲禁声,半晌,她像想起来什么似地道:“不对,不对!”
    “咋?”小莲小心翼翼问道。
    “有粮,还有一个地方有粮!”
    “啥地方?”
    “快去把阎居林给我叫来!”海秋吩咐道。
    “噢,好好好!”小莲一分钟也不敢耽搁。
    阎居林乐颠颠的爬上山来,没心没肺地笑道:“咋秋子,这么着急叫我来,是不想给我说媳妇儿?”
    “你要是把这件事给我办成,我还真就给你说个媳妇儿!”海秋道。
    “说吧,啥事?”
    “你进城也好,下乡也罢,去给我打听一下,哪个地方有存粮,下至平民百姓,上至政府官暑,外国洋人都算上,你给我个准信儿!”
    “咋?又要抢?”
    唐海秋抬起一脚照明阎居林屁股一踢,被他闪了个空,险些跌下山去,又是阎居林手疾眼快,伸手拉了她一把,人算是稳住了,可是胃里一阵翻腾,想要吐又吐不出来。
    阎居林心虚,眼神上下闪了闪道:“保证给我打听清清楚楚的,你就放心吧!”说罢蹭地一下蹿没了影儿。
    阎居林办事果然地道,没两天就把消息打探来了,现在整个城中,粮食最多的地儿当属外贸公司。
    正如原先阎居林说的,外国商人在洪水过后发现商机,把自己国家的粮食大量的运进来,高价售出,狠赚一笔。
    “靠!”海秋骂道:“跑我们国家的地盘发饥荒财,真亏他们想得出来!”
    “哎,不对啊!”阎居林恍然道:“上次你给二哥筹的粮,不是从这些洋鬼子手里借下的吗?怎么你现在不清楚他们的套路?”
    “靠!世界这么大,洋鬼子只有他们一波?”海秋骂道。
    阎居林想想也是,没再过问。
    “现在国家大战没有,小战不断,哪个队伍打仗不要粮?他们运进来的粮食,普通老百姓卖儿卖女也是买不起的,还不都是销给那些大军阀了!”阎居林把打听来的消息加了个人色彩描述。
    “外贸公司有总共有多少人?可有外防?”海秋问道。
    “这我也打听了!”阎居林这段时间跟唐海秋学了不少,办事情细致入微,他如此这般说了一些,唐海秋听得频频点头,而后一脸笑意。
    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,请勿转载!
小说推荐
返回首页返回目录